改装汽车要破局 只欠“东风”
5月4日,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人齐聚河北白洋淀湖畔,而且有的还开着相当花哨的各式车辆。 但你可别误会了,这个多达200人的队伍并不是来旅游的,也不是要来寻找当年活跃于白洋淀的雁翎队所走过的痕迹的,而是要来正正经经地讨论一些与汽车相关的事情的。 原来,他们不是别人,正是来自全国各地从事汽车改装行业的人员。而他们聚集的地方严格来讲也不是什么白洋淀,而是恰巧位于白洋淀湖畔、国家刚刚设立不久的经济发展新区——雄安新区,他们所住的饭店叫木棉花酒店。
改装车与量产车天生就是一对
汽车改装在我国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如果要说改装业达到多么大的市场规模或是达到了多么好的水平,多少也会让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的从事者们感到汗颜。别的不说,就以汽车改装行业经常提到的两个指标为例,一些发达国家的私人汽车改装率已达80%,而各类改装车在我国现有汽车保有量中的总比例还不到5%;就市场规模而言,每年几百亿元的改装市场与几万亿元的整车新车市场相比,确实不过也就是一只猫与一只大老虎的关系。 谁都知道,任何一个国家在汽车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其主要的利润来源要靠后市场,而改装市场则更是后市场中利润最为丰厚的细分产业之一。除了各种个性十足的改装之外,国外一些大牌汽车也是通过与其合作改装厂的联手而赚取更多的利润,如奔驰与AMG、巴博斯(BRABUS)、劳伦士(Lorinser)、卡尔森(Carlsson)等的合作,宝马与亚琛施纳泽(AC Schnitzer)、极速动力(G-POWER)、阿尔宾娜(ALPINA)的合作等。其他如欧、美、日等各个整车品牌也其本上都有自己的改装合作对象,特别是日本的改装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他们那里,改装车的活跃反过来带动了整体汽车产业的发展。 国内不被允许的多、被允许的少
这么好的细分产业,比卖整车、保养、修车等相对高得多的利润,在我们这样的世界新车第一大国为何发展得如此不成形呢?这恐怕要从影响与限制其发展的相关政策说起。
以往一提到“改”,在主管机动车辆登记的公安部门那里是绝对行不通的。即使在汽车已经成为百姓日常的出行工具之后,在新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机动车登记规定》中,也明确列出以下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即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改变机动车型号、发动机号、车架号或者车辆识别代号。
在不影响安全和识别号牌的情况下,只有以下几种情形机动车所有人可不需要办理变更登记:即小型、微型载客汽车加装前、后防撞装置,货运机动车加装防风罩、水箱、工具箱、备胎架等,增加机动车车内装饰。而以下几种情形,可以做但是要由机动车所有人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变更车辆登记,即改变车身颜色、更换发动机、更换车身或者车架。当然,想更换发动机、车身或者车架的,还要提交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合格证明。
国外经验值得借鉴
在如此严的政策下,那些改装产业做得好的国家的相关法规是怎样的呢?笔者不妨带您到日本、美国、欧洲等世界几大改装车市场去走一遭。
在日本,诸如车身周边、排气系统、车内装饰、行驶系统、操作装置、悬架装置中的许多改装并不需要向有关管理部门申报,如排气系统的排气管,行驶系统的轮胎、车轮,操作装置中的方向盘、变速器杆,悬架装置中的减震器、螺旋弹簧等,都不需要申报即可进行改装。像车身周边的空气扰流板、翼子板、发动机罩、车顶行李架、天窗等更不在话下,都属于想改就改的项目。
在美国,有的州不需要进行改装审查,有的即使需要审查但整体上来讲也是较为宽松的。就以汽车审查较为严格的宾夕法尼亚州为例,该州规定:只有改变汽车燃料、增加或减少车轴、更换发动机、更换车身和底盘等对车辆安全影响较大的改装才需要向车辆管理当局申报,其他改装项目则无须申请即可进行变更登记。
在欧洲的德国,汽车改装是由政府车辆主管部门授权的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对相关改装车辆和零部件进行认证的。一般情况下,德国的汽车改装企业会与相关认证机构紧密合作,提供快速的技术支持与认证服务,改装车主可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相应的改装与认证并上路行驶。
未来的辉煌看改装
对于国外这些比我们宽松得多的改装政策与法规,国内从事汽车改装的从业者们当然是羡慕不已。此次正值“2017中国汽车改装用品行业发展工作会议”召开之际,来自改装车行业的多位大咖,如中国汽车改装用品协会(以下简称改装协会)会长李仁贵,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技术情报所总工程师、改装协会标准委员会主任黄永和,艾斯卡(IASCA)国际汽车音响竞赛联盟中国总会主席、改装协会影音专业委员会会长谢福秋,改装协会河南分会会长白保民,汽车改装样板基地、北京酷车小镇常务副总经理王彬,雄兵集团董事长、改装协会华南办事处主任吴海等,纷纷从各自的认知角度对在保证科学、安全前提下放开汽车改装在中国的发展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笔者注意到,此次全国汽车改装用品发展工作会议召开,恰逢不久前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三部委发布《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中在汽车产业发展形势面临重大变化的“产品形态和生产方式深度变革”环节中,即提到了“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将成为趋势”。
确实,在国外,正是个性化的自由空间与定制需求造就了汽车改装业的蓬勃发展。这不,在国内整体汽车改装业还停留在千亿元规模以下之际,就已经有王彬、吴海等汽车改装业的知名人士在期盼着产值翻番并且成为全球第一改装用品市场了。他们的“牛”吹得大不大呢?如果从现状、趋势、未来发展这三个维度来考量,笔者认为这“牛”吹得还真不大,算是挺实在的。
话说回来,一个汽车改装的工作会议偏要拉到雄安去开,这不是诚心蹭人家国家新区的热点吗?还真不是哈。你看,这不中国汽车改装用品协会已经在跟当地政府探讨在雄安新区发展汽车改装基地、培训基地、赛事基地等汽车改装用品实质性项目落地的可行性了。雄安会议,不为虚名,国家新区的高大尚与汽车改装业的辉煌未来可谓是交相辉映啊。 是的,汽车改装的号角在雄安已吹响,看来离“总攻”的时间也不会太远了。
|